聊城“新三宝”风生水起
  
发布时间: 2022-10-08 12:56:12   来源:聊城日报  

本报记者 孙克锋

聊城,历史悠久,钟灵毓秀。奔腾澎湃的黄河在这里留下农耕文明的印记,是其生生不息的根脉;波澜壮阔的京杭大运河为聊城注入商业文明的基因,为其带来数百年的繁盛。

岁月不居,时光如流。“两河”文明在这里相映生辉,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,让聊城这座“两河交汇”明珠城市散发出独特的韵味,让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在这里绵延传承。

众多文化遗存凝结着聊城人民的情感和智慧,见证了历史长空下的沧桑巨变,传诵已久的民谚中,“聊城有三宝,铁塔、古楼、玉皇皋”,就是引以为豪的城市坐标。

斗转星移,光阴荏苒。在踏歌而行、接续古今的当下,东阿阿胶、冠县灵芝、临清桑黄风生水起,被誉为聊城“新三宝”。

8月份,高规格的桑黄、灵芝全产业链发展大会在我市相继召开,把两大产业推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和国际化视野新格局。与此同时,东阿阿胶也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奋力前行。聊城“新三宝”并驾齐驱,成为聊城产业发展的新领航和“六个新聊城”建设的新名片。

“新三宝”,中医药文化的结晶

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,是中华文明的瑰宝,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,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方向。

聊城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,早在商代,人们已能诊断多种疾病,并以艾灸、针刺、草药和按摩进行治疗,中药汤液鼻祖伊尹是那个时期代表人物。南北朝时名医李修主编《诸药方》百余卷,北魏名医王显为孝文帝侍御师,唐代聊城境内就建立中医药机构,国医亚圣成无己是第一位全面注解《伤寒论》的医学家。

明代,聊城境内卫生行政机构开始建立,地方名医甚多,东阿人吴南阳著有《脉经龟图论》《南阳活人书》;清代,载于志乘的聊城名医不下70余人;近现代,聊城医学大家更是举不胜举。

除了医,还有药。阿胶、灵芝、桑黄都是聊城出产的道地药材,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《神农本草经》对此都有记载,其中对阿胶的描述是“滋补上品、补血圣药,久服轻身益气”,对桑黄的描述是“属上经,性微寒,无毒,久服经身,不老延年”,并对6种灵芝的功效进行了分类记载。

此后,历代医药专著对阿胶、灵芝、桑黄的功效都有所记载,其共同特点是,都为药食同源的滋补上品,可以提高免疫力,强健体魄,佑护人类的健康,是中医药文化的结晶。历经千年,依然迸发出蓬勃的活力。

多年来,聊城将传承和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工作重点,一代代奋斗者接力深入挖掘阿胶、灵芝、桑黄的文化内涵和药用价值,形成以“新三宝”为核心的民族文化传承产业和大健康产业,为实现全民健康贡献着“聊城担当”。

“新三宝”,吉祥文化的代表

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,吉祥文化是一条重要的支流。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、生命意识、审美趣味,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。它的核心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,凡是人们认为好的东西,都会表现在吉祥文化之中,构成吉祥文化永恒的主题。

聊城“新三宝”就具备了吉祥文化的这些特征。

东阿地下水源自泰山与太行山两股地下潜流,不仅孕育出国药瑰宝,而且给东阿带来“万户喜鹊吉祥地,千年阿胶福寿乡”的美誉。以前,阿胶还有一种用途,就是作为求婚时的吉祥礼物,阿胶如漆一般,寓意两人结合牢固,白头到老,永不分离。

唐朝段成式在《酉阳杂俎》中记载:“婚礼纳彩,有合欢、嘉禾、阿胶、九子蒲、茱苇、双石、棉絮、长命缕、干漆,九事皆有词:胶、漆,取其固;绵絮,取其调柔;蒲、苇,取其为心可屈伸也;嘉禾,分福也;双石,义在两固也。”

灵芝、桑黄自古以来就寓意着福、禄、寿。“如意”造型的灵芝,被赋予了吉祥驱邪的含义,寓意着长寿福禄,祥瑞长寿,也体现人们追求富贵吉祥、平安健康的美好愿望。灵芝形如菌状,盖面呈赤褐色或暗紫色,外沿有一圈云状环纹。古人将这种天然云纹视为祥瑞的象征,故而灵芝又别称“庆云”“瑞征”。所以古代帝王家保存灵芝代表君主万寿无疆。

文学作品中,灵芝屡屡被提起,秦始皇命徐福东渡搜集长生不老药就是灵芝,亦有八仙过海灵芝草瑶台救难、白娘子舍命盗仙草等故事,古典名著《西游记》《三国演义》都有关于灵芝的故事。从中可以看出,历史上灵芝在人们心目中是神秘珍贵吉祥之物。

如今,冠县灵芝已成为我们伸手可及的日用保健品,用它取之于日月精华的灵气,保护着华夏子民的健康。冠县灵芝还创新性地与根雕、石雕艺术结合,做出精美的艺术品,占领全国70%的灵芝盆景市场。

“新三宝”,两河文化的精髓

滔滔万里黄河哺育聊城几千年,悠悠京杭运河兴盛聊城数百载。聊城人民曾与桀骜不驯的黄河进行过不屈不挠的斗争,留下了感日月、撼山河的精神赞歌。

壮丽的山河凭人文增辉,桑黄、阿胶、灵芝已经超越使用功能,既为聊城留下辉煌灿烂的历史文脉,也为聊城人镌刻下拼搏、奋进、朴实、勤劳的黄河精神和包容、开放、诚信、友善的运河文明。

桑黄有“森林黄金”之称,民间把它作为一种治疗肝病、癌症的良药,古代有“如果得到附生于桑树上的黄色疙瘩(桑黄),死人也可复活”的传说,在日本、韩国等国家被视为“珍宝”,地位相当于中国人眼中的冬虫夏草。

秦汉古河道,明清椹果园。临清地处黄河故道,有着丰富的古桑树资源,现存古桑树群2500亩,600年以上的古桑树2万余棵。古桑树群成为天然的桑黄优质菌种库。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指出临清桑黄是目前能够查证到的、古书中最早记载的桑黄;谱尼报告显示临清桑黄是所有送检样品中三萜、多糖、总酚、麦角甾醇等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。

冠县灵芝产地也位于黄河故道上,面积1万余亩,年产灵芝子实体、孢子粉1.2万余吨,盆景40余万盆,年产值约25.6亿元,拥有各类贸易公司及合作社80余家,从业人员1万余人,是全国最大的灵芝种植和贸易基地,产品主销国内各大中药材批发市场和制药厂,同时远销韩国、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黄河从东阿境内奔腾而过,与东阿优质的地下水源交相辉映,孕育出国药瑰宝阿胶。东阿县现有阿胶企业106家,产品涵盖中成药、保健品、生物药三大产业门类百余种产品,还拥有全国最大的滋补养生类中药阿胶生产企业——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。

如果说是黄河文明是聊城“新三宝”生生不息的根脉,那么运河带来的商业文明则赋予了聊城“新三宝”浓浓“烟火气”。

“新三宝”,新聊城的新名片

面向未来,“加速崛起、敢为人先、近悦远来、时尚宜居、安定和谐、昂扬向上”的六个新聊城迎风而立,奔腾向前。阿胶之城、灵芝之乡、桑黄之都的城市名片,再次点燃“天下不敢小聊城”的豪情。聊城,这座日益崛起的产业城市、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、水城共融的海绵城市、恬静惬意的花园城市,正在迎来“两河明珠”更加辉煌的明天。

临清市已成为全国最为集中的桑产品加工基地,正在全面实施桑黄现代标准化生产,形成桑树种质资源保护、桑黄人工栽培、桑黄系列产品研发和加工于一体的“桑黄产业链”。同时,临清市大力开展桑黄深加工项目,开发桑黄中药饮片、功能性食品、桑黄酒等60余种产品,荣获“中国桑黄之都”“中国桑黄种植示范县”称号。“临清桑黄”被认定为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,桑黄茶被认定为山东省知名企业产品品牌,临清椹果被认证为农产品地理标志。

目前,冠县已开发出灵芝盆景、灵芝孢子粉、灵芝孢子油、灵芝茶等产品,成为全国最大的灵芝产销集散地,被省农业农村厅命名为“食用菌生产基地”,被中国科学院命名为“灵芝产业化生产基地”。“冠县灵芝”被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今后,冠县将逐步打造灵芝产业研发平台,推进灵芝精深加工提档升级,全面打响“冠县灵芝冠九州”品牌效应,让人提到冠县就想到灵芝,提到灵芝就想到冠县。

东阿县定位为“阿胶名城、生态强县、康养东阿”,未来将打造阿胶文化浓厚、产业创新驱动、政策优惠、市场规范的全国知名道地阿胶生产加工示范基地,形成龙头企业带动、骨干企业支撑、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的阿胶产业集群。

新时代赋予聊城新的发展坐标,同样赋予“新三宝”新的内涵。面对万亿级规模的大健康产业市场,我们相信“新三宝”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,为文化自信、传承精华、守正创新树立行业标杆,为造福群众健康、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。

来源:聊城日报